鞍区错构性上皮样囊肿的简单病历

2008-12-24 18:07:46 来源:

       鞍区上皮样囊肿发病率为0.7 % ,组织病理学以错构性改变为主者临床少见。

  患者,男,57 岁。因头痛1 个月于2004 年3 月18 日以鞍区占位性病变收入院,近1 个月伴多食、多尿、多便,睡眠欠佳,性功能减退,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。体检: T 36. 5 ℃, P 78 次/ min , R 20 次/min ,BP 130/ 90 mm Hg (1 mm Hg = 0. 133 kPa) 。无皮肤粗糙及肢端肥大,眼球运动正常,眼底检查:双视乳头边界清,右视乳头色稍淡,双眼周边视野弓形缺损,垂体功能检查正常。头颅MRI 示蝶鞍大小、形态正常,垂体不大, T1WI 示垂体中央一小圆形低信号影,注药后动态增强,垂体上方一直径约4 mm 圆形异常高信号影, T1WI 呈均匀高信号,T2WI 呈均一低信号,与垂体分界清,视交叉未受压。3 月26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血管造影,排除血管瘤,同月31 日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经鼻蝶鞍区肿物切除术,术中导航监控指示肿瘤位置,将肿瘤完整切除,直径约0. 5 cm ,术后给予静脉滴注罗氏芬7 d ,术后头痛消失,无视力改变、尿量增多,术后7 d 抽除鼻内填塞物。病理报告:错构性上皮样囊肿。术后随访3 个月,无复发。

  鞍区上皮样囊肿发病率为0. 7 % ,组织病理学以错构性改变为主者临床少见,好发23~37 岁,可有视力障碍、单侧或双侧视野缺损,视神经乳头90. 0 %以上原发性萎缩,无内分泌功能障碍,发病缓慢,呈进行性,CT 或MRI 示鞍底低密度影,圆形或类圆形。经鼻蝶鼻内镜手术切除能达到满意效果。

 

3333
3334
更多>
更多>
申五一

申五一 副主任医师

武陵区德美医疗美容门诊部

擅长:面部整形美容手术、乳房及生殖器整形、塑身减肥、创伤美容

立即咨询